找到相关内容435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宴坐寂不动,大千入毫发-唐人宴坐诗析论

    」「八解脱、八胜处、十偏处、九次第定」等(注5)四八定是一种征服行者下劣欲望而收摄精神,使之归于静寂的方法,禅寂进境由初禅离色,静虑,三禅欣妙,四禅泯然凝寂而进入四无色定(即「空无边处定」「识...「半行半坐三昧」,至如「非行非坐」则坐禅与行为已一体化(注11)。  以上为达摩以前的禅法,一般统称为渐修的,达摩悟心成佛的教法始为「顿门」。达摩传法以《楞伽经》付祖。此后至五祖为止,皆奉此经。...

    萧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2073060.html
  • 张元隆:佛法的安心之道——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

      在无色界中定力很够,但是智慧不够,故不平均。未到地定和欲界定,定的力量很微小,唯有色界天初禅、、 三、四的境界中,定慧是均等的,所以称之...   、 佛法的定义与运用 ...

    张元隆 (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4.html
  • 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

    国王之权势不能利益一国之有  情,故菩萨之作执政王者,小则粟散王,次则  173页  大国王、四天下王、金轮王,乃至初禅天王、天王、三  天王、四天王、色究竟天王,而各就其范围,总统其务  ,...水益深。诸佛之功  德,不可思议﹔今日众生之痛苦,亦不可思议矣﹗  、何谓人间佛教  所谓人间佛教者,人间乃指人类所处之世间,名曰人间  。或人谓人类,间即世间,亦名世界,人类即世间,故曰人  间。在此...

    法舫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673736.html
  • 包容,和谐,快乐

    正念;正定;远离诸欲,恶不善法,安住初禅,寻伺喜乐,心一境性;远离寻伺,安住,内净喜乐,心一境性;远离于喜,安住三,舍念慧乐,心一境性;远离忧苦,及以喜乐,安住四,舍念清净,无苦无乐,心一境性;...《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》,一心不乱。其时世间有雨星现,大雨不止,洪水暴发,仙人不得乞食,历经七日,粒米未进。其时仙人住的林中有五百只白兔,有一兔王,母子兽,见仙人七日未食,命不云远,法幢将崩,法海将竭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包容,和谐,快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550174011.html
  • 佛教怎么看世界?

    德行,就可以升到欲界天;而要到色界天,仅仅布施或受持五戒十善就不够了,还必须修习禅定,只有具备禅定的基础,才能继续上升到层次更高的色界天。 据禅定境界的不同,色界天又分为四十七重天。即初禅三重天,...释迦牟尼佛在修行之初,也曾跟随外道修习四八定。但佛陀以自身的实践认识到,四八定并不是真正的涅槃,它仅仅是证得解脱的基础。所以,佛陀要我们"观三界如火宅",因为三界之内仍有生死和轮回。 ()、三千大千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3975474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的人生智慧

    忧喜都属于动荡不安的心态,在四八定的修行中,初禅、、三因为喜乐受还在的关系,未能避免水火风的灾难,唯有到了四禅舍念清净,无喜无乐,才能平安无事。 行苦:行,是迁流变化义。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...;二者不正思惟,自苦其身而求出离,永无解脱。离此边乃名中道。’(《中阿含·释中室尊经》卷四十三)到世尊入灭的时候,又对阿难说:‘自依止,法依止,莫异依止&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337573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顿悟学说

    祖师,以别于慧能之前五祖保持的一贯禅风,即如来的主要区别,如来是以传统的经典为依据,借教悟宗;而祖师禅则以教外别传为标帜,不立文字,见性成佛。祖师和如来在修行论上的区别也就是顿悟和渐悟...初证圣果,悟我法空,自利利他,生大欢喜。2)离垢地,远离任何能起犯戒之烦恼,使身心无垢清净。3)发光地,成就殊胜禅定,能发智慧之光。4)焰慧地,使慧性增盛。5)极难胜地,令俗智与真智合而相应,极难做到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2578946.html
  • 白话—印顺导师之成佛之道

    之受,最后获得不苦不乐之最高之四之定。   佛在教导定法之时,以教导众生次第修习为主,首修四禅定(初禅、、三、四),次修四无色定(即空无边处定,识无边处定,无所有处定,非想非非想处定),...这就是我们佛大的本师释迦牟尼佛。而佛之所以称之为佛,是因为佛具备大圆满智慧,即能了知宇宙万事万物之总相及差别相之智。而佛不仅具备大智,亦具备大悲,但佛之悲心,不同于凡夫,乘之有限悲心,佛之悲心是无限...

    宏正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1679378.html
  • 天台宗学派纲要1

    三界次第,从欲界地,未到地,初禅地,地,三地,四地,空处地,识处,无所有处地,非有想非无想处地,如是次地,有十一种地差别不同,有法无法道为别,是阿比昙杂心圣行,安乐行中深妙禅定即不如此,何以...对于天台系谱作初祖、祖、三祖  等应数谁的记述,有以龙数为初祖,有以慧文禅师为初祖,有以智者大师为初祖,难以定论,此处暂以慧文为初祖以行文。  第二章: 天台宗的初祖慧文禅师   天台宗的奠立者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581857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石峻、楼宇烈、方立天等编《中国佛教思想史资料选编》第一卷,第九一页。《大正藏》第五十五卷,第六五页。   [21] “九关”:即九个逐步提高的禅定阶段,指初禅、、三、四、空处、识处、无所有处、... 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   谢路军   净土思想的初传始自净土经典的翻译,随着有关净土的经典译为汉文,净土思想也逐渐传播开来。净土思想主要有两大流派:一是弥陀西方净土,是弥勒兜率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5.html